Preloader Close
Z h u L e i
M u s i c
曲终人不散,只待重逢时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翰智文化


1.jpg


文 | 彭晔瑜


电子管风琴是一个不足百岁的年轻乐器,但在中国电子管风琴表演、创作与教学的发展路途之中,朱磊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重要名字。11月18日,电子管风琴家朱磊教授携手“电子重奏团”来到其2023全国巡演的收官之站,在上海大剧院与当下国内顶尖的多位爵士音乐家共同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朱磊对于电子管风琴的推动,不仅在于其杰出的演奏技术以及所获得的大量国际大奖,也在于其对于电子管风琴专业的教学、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建立、乐器设计等多方面,他编辑出版了上百本教材曲集,同时培养出了大量杰出电子管风琴演奏家与作曲家,也使得电子管风琴从小众、冷门专业,逐渐走向更为普及化、大众化的范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本次演出作为“重逢”全国巡演的最终站,上海站的曲目安排也如同是对朱磊艺术事业的回眸与重温,12首风格各异的经典与原创曲目,也展现了当下中国电子管风琴与电子重奏发展的新高度。


日本电子管风琴家窪田宏的作品《Camp Beetle》拉开了本次演出的序幕,强烈的节奏感与风格化的音色在朱磊与电子重奏团的重新演绎中更具表现力,而作曲家窪田宏也是电子管风琴学习路程中的重要人物,他所编写的教材也被广泛运用于专业教学之中。窪田宏的另一首代表作《Real Spin Kick》由当今国内最受瞩目的爵士萨克斯演奏家李世海加入共同演奏,这首Fusion经典名作也在更具现场感的演绎中独具魅力。在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重振旗鼓》中,朱磊与爵士鼓演奏家时旭在其中的默契合作段落让人印象深刻。

本次演出不仅包含电子管风琴经典之作,还有大量作品来自于朱磊及其学生所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也展现着朱磊在电子管风琴音乐创作与人才培养领域的深度耕耘,也是其20年来艺术教育成果的结晶。其中田抒可的作品《落日》更是获得国际作曲大赛中的最高奖。这也展现了自朱磊以来对于电子管风琴音乐家的要求不仅在于演奏,而是成为集作曲、编曲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演奏中丰满技术的展现以及对多元音乐风格的融合,使爵士音乐中的即兴魅力在现场淋漓尽致的呈现。年轻的电子管风琴演奏家谢固原的作品《朝霁·羌》,将其家乡的羌族民歌元素充分与电子管风琴丰富的音色与层次相结合,他也凭借这首作品在不久前的中国音乐小金钟比赛中获得专业组最高奖。


未命名.jpg


演出中最重磅的3首作品则来自朱磊的创作。《等待》创作于朱磊人生中的艰难时刻,他也在这首作品中重拾起曾陪伴着自己年少时光的有着重要意义的乐器——手风琴,以温情、悠扬的独白般的旋律,传递着暖人心弦的力量。而音乐会的高潮,则是朱磊带领电子重奏团的多位演奏家以及特邀爵士小号演奏家李晓川呈现的音乐会同名原创作品《重逢》,这首由简短有力的主题呈现的经典作品,也表达着朱磊无论是对本次音乐会还是其艺术人生的期待,以现场独一无二的全新演奏版本将其心灵最深处的情感与现场热情的观众共同释放。音乐会的最后,朱磊以一首《曙光永在》献给其人生道路中的启迪者、长辈及朋友——著名作曲家何训田,以重新编配的版本表达他对生命、对艺术最为崇高的敬意,也感谢在上海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们、朋友们。


随着返场曲目《Smoke on the Water》最后一个音符落下,“重逢”音乐会就此落下帷幕,而观众仍然沉浸于现场热烈的音乐氛围中久久不肯散去。虽然本次巡演到此收官,但朱磊在电子管风琴事业中留下的足迹仍将伴随着专业蓬勃发展、人才不断涌现、新作品层出不穷而焕发生机与光彩。曲终却也未必人散,“重逢”——朱磊电子重奏团巡回音乐会所带来的生命力也将始终绽放。


本次“重逢”——朱磊电子重奏团巡回音乐会中,由上海高蒂旎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上海翰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演出的主办方及演出服务提供,以专业的视角为本次巡回音乐会的保驾护航,确保音乐会优质、完满的呈现给每一位观众。